首页>关注 > 正文

【地评线】多彩时评:让文明之花开在每一处风景中

2022-04-25 16:04:32来源:多彩贵州网

4月3日上午10时许,春意盎然,阳光明媚,微风习习,恰逢“壮族三月三”和清明节5天小长假,记者驾车从蒲庙大桥下出发,沿江经过龙岗大桥、三岸大桥、青山大桥、良庆大桥、南宁大桥,一直到五象大桥,只见道路两边都停满了车,江边草地上到处是帐篷和天幕。(2022年04月10日广西新闻网)

市民为赴一场烂漫的“春日之约”,不少市民出门踏青游玩,在邕江边搭建“小帐篷”,以文明的姿态去拥抱自然。近年来,南宁市以邕江综合整治和开发利用为抓手,打造出了江畅、水清、岸绿、景美的“百里秀美邕江”,在一处处美丽的滨水公园与三五亲友聚会、野餐,成为越来越多市民休闲度假的新选择,不少人把露营阵地转移到邕江两岸,在江边搭帐篷露营。虽然,相比以前,现在大家的维护公共环境的观念也越来越高,越来越注意自己的文明行为,像很多人出门会随身携带垃圾袋,喝水的瓶子、吃完的果皮等都是装袋后丢入垃圾箱或者拿在手上路过及时丢进去,大家越来越自觉,也越来越文明。但随着游客的增多,个别不文明现象也随之产生。采访中,记者也注意到几个问题:一些位置好的草坪,帐篷搭得十分密集,有些草坪已被踩成“斑秃”;江边垃圾桶很少,不少市民将垃圾丢在垃圾桶边的草地上,还有个别市民随处乱扔垃圾;江边没有商店和饮食店,只能找地摊买吃的喝的,食品卫生条件无法保障。

踏青游玩是一件赏心乐事,尤其是身处大自然之中,人们更容易沉醉其间。虽然爱美之心人皆有之,但爱护环境之心也是不可或缺。中国素来有“礼仪之邦”,五千年灿烂中华文明之都,我们也标榜自己是一个“文明人”,环卫工人日复一日,年复一年的在那个不起眼的工作岗位默默奉献着。每天天蒙蒙亮,就要出来拿着扫帚、簸箕等清扫工具清扫道路两侧的垃圾,也有许多志愿者利用节假日来到各个街道、景观带捡拾垃圾,劝阻不文明行为,宣传环境的重要性,爱护环境,保护地球,让我们托起双手共同撑起一片蔚蓝的天空,还历史小城一个碧水蓝天的明天!正如群星歌词中所唱“我们同住一个家,我们同在蓝天下,献出我们的心,我们的爱,太阳穿过白云露出笑脸,白鸽自由飞舞翱翔蓝天,鱼儿跳出水面看看世界……”

“爱护环境,人人有责”,清洁优美、和谐温馨的城市公共环境,不仅展现漂亮市容,更反映综合实力,更是一座城市的文明素养体现。一个人在公共场所的一举一动,不仅是个人素质和修养的体现,也影响到一个城市的文明。当我们出现在公共场所的时候,要学会互相尊重,换位思考,为别人多考虑。作为城市的一员,我们应该树立在公共场所的文明意识,提高个人修养,别让不文明行为拖了城市文明后腿。正如我国现代著名诗人卞之琳先生在《断章》中所写“你站在桥上看风景,看风景的人在楼上看你”。对于风景而言你是一个赏景人,对于其他人来说你就是美景中的一部分,假如你文明赏景,那你就跟美景完美融合,共同构成一幅人与自然完美融合的《春日观景图》;假如你放纵自我,罔顾文明,那你就成为了别人欣赏美景后的“回忆杀”,虽然公园几乎每条路上的入口处、灯杆、绿化带等醒目位置都设置了温馨提示牌,内容涉及“请勿采摘花草苗木”、“请勿乱扔果皮纸屑”等,但有些朋友看到后却也难以时刻守住自己的“文明”底线,做出掉底子的事情,在公共场所随心所欲地制造引人不满的场景。《三国志·蜀志传》中有这样一句话,“勿以善小而不为,勿以恶小而为之”,做一个有文化涵养的文明人,美化社会环境,也是净化自己的心灵。古人云“德不配位,必有灾秧”,早年读春秋《左传》时,记得有一句话:“太上立德,其次立功,其次立言。”立德就是做人,立功就是做事,立言就是做学问。“上善若水,厚德载物”,我们要随时随地注意自己的品行,我们要勇于对不文明现象说“不”,从明天起做一个讲文明守道德,和一切陋习说再见的文明人吧!

文明是一座城市的内在气质,也是一座城市的幸福底色,在此,我真的发自内心的呼吁大家,在出游时注意把安全放在第一,还要时刻把文明揣在身上、记在心里,并敢于监督制止他人的不文明行为,共同守护我们的公共环境,用焕然一新精气神播种新的希望,营造干净整洁文明的公共环境。

作者:福映秋

一审:金妮

二审:王琳

三审:喻丹

标签: 公共场所 一个城市 不可或缺

责任编辑:

免责声明

头条新闻

最新新闻

精彩放送