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>关注 > 正文

爱说丨APP的“用户协议”应该“长话短说”

2022-04-25 15:38:32来源:多彩贵州网

近日,江苏省消保委对App用户协议阅读状况做了一个小调查。结果显示,App用户协议大多冗长复杂,其中的加粗条款也很难对消费者起到显著提示作用。律师建议将重要条款单独列举,让消费者对格式条款中重要内容实现无障碍阅读。(4月21日《工人日报》)

使用App前,你认真读过用户协议、隐私协议吗?2022年1月1日至4月10日,江苏消费网舆情监测中心共监测到全省与App用户协议、隐私协议相关的敏感舆情8020条。消费者的“槽点”主要集中在:首次下载使用App时,用户必须点击“我已阅读并同意用户协议和隐私政策”后才能继续使用;用户协议动辄上万字甚至数万字;用户协议中包含重要条款,未明确标识,其中可能有霸王条款,给消费者维权带来阻碍。

从“用户协议”的诠释角度来说,似乎协议内容越是精细,越是详细,应该是越好的,因为这是“充分告知”。但是,从实际使用的角度来说,动不动就上万字的“用户协议”恰恰会阻碍了消费者的知情权。道理也很简单,有多少消费者在下载APP的时候,会将上万字的“用户协议”一起看完?对于大多数消费者而言,是没有这种耐心的。也因此,相当比例的消费者会简单浏览甚至是直接就点击了“我己阅读并同意”。

其实,上万字的“用户协议”更像是“不怀好意”。大多数APP的研发者、运营者就知道人们没有如此耐心,而故意将“用户协议”搞得像个悬疑剧似的,让你没有耐心的逐字逐句的看完。而恰恰这些所谓的“用户协议”却暗藏着“杀机”,里面埋了很多雷,藏了很多坑。当消费者不加思考的点击了“我己阅读并同意”的时候,自己就已经跳进了坑里。

市面上类似几万字“用户协议”的APP还不少。例如,我们在购买商业保险的时候,所有的商业保险涉及的“协议内容”不是上万字就是好几万字,用“最下的字体”密密麻麻的印制了10多个页面,这个时候相当多的消费者也是“没有时间看完”的,也是“没有心情看完”的。这种长篇大论的“用户协议”都是精细设计的,想不“跳坑”都难。

当然,对于消费者而言需要多些谨慎的心态,不能因为“用户协议”太长,就放弃了阅读。但是,对于监督管理部门而言也是需要反思的,究竟该如何约束长篇大论的“用户协议”?而且很多“用户协议”都是专业术语,让人看不明白,一不小心就会落入陷阱里。因此,建议监督管理部门对各种“用户协议”之类的内容进行约束。要逼着商家撰写“简约版”“通俗版”,简单来说就是“划重点”而不是搞得像个悬疑剧似的。

“用户协议”别再“长篇大论”了,还是“长话短说”吧!

作者:郭元鹏

一审:金妮

二审:王琳

三审:喻丹

标签: 用户协议 长篇大论 商业保险

责任编辑:

免责声明

头条新闻

最新新闻

精彩放送